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乘教学教研之舟,扬信息技术之帆 文三教育集团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郑悦凡老师说:方顾老师做了题为《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专题讲座,对于微课的结构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就微课的设计流程、微课的评价标准以及微课制作时容易忽略的细节等方面进

郑悦凡老师说:方顾老师做了题为《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专题讲座,对于微课的结构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就微课的设计流程、微课的评价标准以及微课制作时容易忽略的细节等方面进行了强调,让老师们对微课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本次微课培训为老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让老师们不仅对微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为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打开了新的路径。

听完方老师的讲座,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不仅清楚地认识到以往自己教育教学中信息运用的局限之处,也对今后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刘帆老师说:此次培训,通过方老师的细心教授,明白了微课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关于微课的起源,与它模式较相似的一些教育技术中,还有教育APP、慕课、翻转课堂、数学移动学习等,这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名词映入眼帘时,突然想起读研期间导师曾让我们参与的慕课学习,顿时恍然大悟。本以为微课是疫情期间新出的教学方式,原来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这个方式了。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

这是一次既专业又实用的讲座,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意义。通过培训,老师们纷纷表示自己学习到了很多有关幻灯片制作的新知识,并且能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用心去制作既能吸引学生又能提升课堂质量的优质幻灯片。

朱丽丽老师说:通过本次信息技术2.0的培训,发现除了我们日常使用的ppt、投屏外还有更多新型的信息技术可以助力课堂,未来的教学课堂应将实现信息化课堂。在数学课堂上,制作有针对性的微课,利用好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将知识难点更形象凸显,也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完成数据赋能下的课堂。

教师感悟:

活动伊始,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总校长钱金林进行了讲话,指出了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性和文三力争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决心。

此次活动有幸请到了浙江外国语学院的石其乐教授进行《Power Point新体验》的授课。Powerpoint是每个老师离不开的常用软件,作为我们的老朋友,对它的新功能却很陌生。石老师长期从事相关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他向老师们介绍了PPT的三个“最”和三个“新”,即最具技术耐性、最普及、最常态化以及新功能、新动画、新设计,并强调了美丽生动的PPT对学生审美潜移默化的影响。

金芷娴老师说:今天参加了信息技术2.0培训,通过学习我对于微课和微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到了一些有用的软件、技术,更多的是了解到了许多的微课模式和作用。让我了解到微课是一种越来越普遍化的教学资源。同时新型信息技术不仅是为教师服务,也可以为学生服务,并且好的信息技术形式能很大程度上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达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最后,石教授提出了技术新时代好老师的两个评价标准:走进课堂上课的你激动吗?看到学生你兴奋吗?石教授强调掌握的技术不拿来用是毫无意义的,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不能光想没有创造,只有让技术走进课堂,把“知道”变成“做到”,走好最后一公里,让学生真正受益,那么一切才充满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进集团教师信息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解决教师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近期,文三教育集团开展了教师信息提升工程2.0校本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活动,进一步推动了集团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的实施,为教师明确了学习方向,有效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PPT的应用能力,为实现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坚信通过我们扎扎实实的不断学习与提升,一定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借助信息技术之力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为了让教师们深入理解PPT的“三最三新”,学好PPT常用功能,实现信息技术进课堂。石老师现场重点演示了PPT新功能,例如位图转矢量图、平滑切换、3D模型等,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

文章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网址: http://www.zgxxjsjy.cn/zonghexinwen/2022/0816/751.html

上一篇:事业编!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招聘13人 8月13日前报
下一篇:丁奎岭:内容、渠道和技术三融合,做好科普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投稿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编辑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版面费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发表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